成立仅7个月的“硬核”基金会,如何快速参与全球疫情防控?
日期:2020.04.03


深圳市猛犸公益基金会

中国首家推动基因科技造福民生的公益基金会,发起人为华大集团、万科集团、松禾创投。基金会以“向善同行,让基因科技HUI及人人”为使命,以倡导和发展具有民生为本、平等普惠、便捷可及的基因科技为原则,以恤病助医、科普教育、跨界交流等为主要业务。



采访|张卫华

文|覃婷婷 李其妙

支持l李其妙 陈秋余

梁卓悦 苏冠丞

编辑|陈秋余


自疫情爆发以来,截止目前,猛犸公益基金会已陆续向日本、秘鲁、安哥拉、菲律宾、塞尔维亚、文莱、贝宁、阿根廷、非洲、马来西亚、中美洲、加勒比等国家和地区捐赠华大基因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


一个年轻的公益机构,如何在这样的情形下快速参与全球疫情防控?


猛犸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猛犸”)秘书长朱岩梅接受MID蜜得创益(以下简称“MID”)专访时,回答到:


“我们是一个很年轻的公益组织,去年8月份成立。现在,我们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是有渠道去做事情的,我们希望团结更多的力量,一起做全球援助。”


“猛犸作为基因科技领域的公益基金会,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华大基因运营的火眼实验室已经在国内的武汉、深圳等地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何在国际上把中国硬核实力以及火眼实验室的运营经验进行推广?猛犸希望通过捐赠物资等方式帮助到更多国家。”


“过去,人们谈企业,好像更多是profit driven,是利润驱动的。一说创新,就是技术创新,最多再加上商业模式创新。”


“但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行动中,猛犸的三方发起人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保证抗疫行动的顺利进行,这就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华大凭借之前的经验,在此次疫情到来之时,能够快速地做出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破译病毒核酸序列,研发新冠检测试剂盒。”


“万科集团、松禾资本两位发起人,凭借在社会和资本市场广泛的人脉,联络各方企业、团体捐助,为国内捐助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资金保障。没有这些社会资源和金融方面的纽带,我们的援助也无法迅速、顺利地进行。”


“在国际援助上,通过王石(猛犸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的海外渠道,基金会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日本进行捐助,成功迈出了国际援助的第一步。华大国际团队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的沟通打破了语言障碍,与各驻外大使馆的即时联系保证了通畅的信息交互,这是国际捐助顺利进行的基础。万科集团、松禾资本再一次发挥他们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为国际捐助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


“我们希望有一群人跟我们一起走,不仅仅是华大的合伙人一起走,而是说,在一个号召之下,社会上可以有更多的政府人员、企业家、学者,不分身份,团结更多的力量,然后有方向、有连接,HUI集人人。”


“当我们成就了一点事情,我们前进了一步,我们会想: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更大,然后帮助到更多的人。”


捐助阿尔巴尼亚


以下为访谈实录,约4.8k字,细读时长约10分钟:


1

“我们希望团结更多的力量,一起做全球援助。”


MID:这次抗疫中,猛犸积极开展全球捐赠,这个规划是怎么出台的,目前有什么变动吗?

朱岩梅:作为猛犸公益基金会三个发起单位之一的华大是一个生而全球化的机构,几乎每一次全球的灾难和疫情,都会有华大的身影,比如2003年,华大用36个小时破译了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96个小时研制出病毒检测试剂盒,并向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捐赠了30万人份;2011年,华大应对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5日内完成病菌基因组测序并全球首先公布序列,10日内成功研制诊断试剂盒并无偿公开核心技术;2014年,面对西非埃博拉疫情,华大作为志愿者,免费提供测序仪器,在塞拉利昂快速搭建前线实验室,保证了国家队的工作,并成功研制了埃博拉病毒检测试剂……


从新冠疫情的发展情况来看,抗疫的重心在一个多月前就开始从国内转向国际。我国政府也一直在积极与世界各国分享经验、进行国际援助,猛犸作为基因科技领域的公益基金会,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华大基因运营的火眼实验室已经在国内的武汉、深圳等地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何在国际上把中国硬核实力以及火眼实验室的运营经验进行推广?猛犸希望通过捐赠物资等方式帮助到更多国家。


我们有幸能够积极参与到全球捐助中,也要非常感谢中国外交部以及各地驻华使馆的大力支持和肯定。


驻安哥拉大使馆发布


MID:这样的高效决策与行动机制,基金会内部是否也达成一致?

朱岩梅:所有的决策,最终肯定是一致同意的,但在一开始,内部还是有些不同意见,我个人非常感谢基金会理事的支持和信任。

 

MID:抗疫过程中,大家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有哪些?

朱岩梅:过去60多天里,猛犸也做了国内的捐助,包括16家医院实验室的升级。当时遇到很大困难,人员流动和物流的运行是很大的阻力。我们在有限条件下,尽最大可能提供帮助支持。

 

另外,资金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感谢像壹基金、北大校友会,还有一些企业和个人,他们在这个时候都给了我们帮助。升级国内16家医院实验室时,捐助金额有700多万,猛犸也动用了资金。但这个时候,猛犸还太小,刚刚成立,主要的钱都是来自于发起人。

 

虽然我们有个很远大的志向,但馒头得一口口吃,这得一步一步来。

 

后来,在国际捐助时,我们也同样遇到了这些困难。无论到哪个国家,人就得先隔离;国际航班物流更成了问题,很多航班都在变动。这还不像国内,捐助仪器你还可以用大卡车,在国外,飞机飞不进去就麻烦了。

 

还有个更大的考验,因为各国提供的材料都是各种不同的语言,我们还要会各种语言。所以,在国内和国际做捐助,难度是不一样的。



MID:跟03年的非典相比,您觉得此次新冠疫情,科技公司和公益机构发挥了哪些作用?

朱岩梅:03年,国内的 PCR的厂家、同行机构可能没有这么多,这一次有更多的品牌、同行都涌现出来。华大、松禾、以及其他200多家机构一起发起了一个这样的抗疫联盟。大家提供PCR、安全柜,甚至还有护目镜、闲置的口罩。


这时候捐献出来,能够帮到更多的人。过去,甚至可能有的公司他们还是竞争对手;但这时,在病毒面前,大家都放下了竞争来合作。以恢复社会秩序为先,先把病毒压制住、防控住,这个是大家共同的利益与责任。


所以,这是非常不同的。03年的时候,几乎也不用联合,那时候也没有。


那时候,我们一下子做出30万人份的试剂盒,就捐了。今天,华大、猛犸以及联合的爱心人士捐献的试剂盒已经超过了30万人份。更多的行业、更多的伙伴,也包括上下游的伙伴都一起来。


从那个时候起,华大到今天变成了一个生态群,我们叫它华盟,我们是同盟者。


MID:在抗疫过程中,有哪些反馈让您感到特别有成就感?

朱岩梅:最感动的一件事就是捐助塞尔维亚的时候。塞尔维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我们即刻就开始联系捐赠。这个时候,华大其实也是猛犸的志愿者,华大国际部的同事迅速把我们的试剂盒从香港航空托运到了德国杜塞尔多夫。


在德国的同事开了三个多小时的车,从莱比锡赶到杜塞尔多夫机场,而且他还需要在实验室先制备好干冰,放在他的汽车上,然后把干冰拉到杜塞尔多夫。


飞机从香港飞过去差不多10个小时,干冰会挥发,所以他需要把干冰续上,再把试剂盒送到政府,然后政府再派去杜塞尔多夫机场的专机上,全程无缝连接。


这些都是时间不等人的。


其实,我们只做了这么一点点事情,但塞尔维亚政府发出官方声明:感谢猛犸。这让我们特别感动,没有想到,我们做那么一点事情就得到那么大的褒奖。我们真的觉得,我们还应该做得更多。


很意外的是,我们两次登上善达网的基金会周榜,这也是对团队的肯定。团队全职的人很少,就两三个人全职,其他都是志愿者、或者发起人机构的伙伴。这时候,大家好像去掉了“我原来的头衔”,没有想我能得到什么,我原来的责任是什么。凡是他觉得能做点事情的,背后都有上百人在帮助你。我觉得,这是对团队的激励和肯定,说明我们国际捐助这个事情是值得做的,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MID:目前疫情全球化,猛犸接下来会有怎样的阶段性规划?

朱岩梅:我们很难去预判疫情,现在能做的就是:我们行动快一点,让更多的信息到我们这,然后我们能够尽快地出手帮助。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捐助的力量、国内的企业家或其他机构。不仅因为海外有华人机构,而且这也是在显示中国的大国担当。


我们是一个很年轻的公益组织,去年8月份成立。现在,我们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是有渠道去做事情的,我们希望团结更多的力量,一起做全球援助。


驻秘鲁大使馆发布


2

“猛犸"是一个生命符号


MID:除了连接其他合作伙伴,华大内部员工有没有参与到日常的公益中?

朱岩梅:华大跟万科、松禾发起猛犸公益基金会,初心就是“基因科技造福人人”。


华大的使命一直聚焦在“基因科技造福人类”,但华大只有六七千人,有很多业务板块。作为一个行业的领头羊,现在很大的责任是做这个领域的科普工作。社会上很多人因为不了解基因或相关的科普知识,得了病也不知道。因为没有这样的认知,就会耽误疾病。


软件、手机、电脑,可能晚用一年两年要不了命。但是,如果不具备罕见病、癌症、出生缺陷的相关知识,没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聚集到这儿来,可能就会出现死亡。


所以,我们成立的初衷就是可以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进来,汇集社会力量。


为什么想到用“猛犸”这个名字?


来过深圳国家基因库、听过“复活猛犸”计划的人会知道:猛犸是一个生命符号。有了基因科技、生命科技,生命可以不消失。当初,我想名字的时候就把一整套视觉体系想好了,它就是一个带有生命符号、有科技含量、具有国际化、年轻有活力的组织。


MID:猛犸的使命是向善同行,让基因科技HUI及人人。确定使命时,是否结合了华大所深耕的基因科技领域?

朱岩梅:毋庸讳言,猛犸的使命来自于华大“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使命。我们发现:很多事情不应该只靠华大一家、一己之力来做,应该团结社会上更多的力量去做这些事情。它来源于这里,但我们做了一些改动,首先是向善,没有用造福这个词。


“向善同行”它有两个意思。


第一,我们只做善的事,这个跟造福有一定的来源,但我们没有用造福。不仅仅关乎人类,我们觉得动物也要保护,大自然也需要和谐。所以,首先是做好事。


第二,华大的合伙人,我们叫同行者。我们希望有一群人跟我们一起走,不仅仅是华大的合伙人一起走,而是说,在一个号召之下,社会上可以有更多的政府人员、企业家、学者,不分身份,团结更多的力量,然后有方向、有连接,HUI集人人。


我们专门用了拼音HUI,其实代表了三个汉字:


一个是惠,希望通过猛犸的帮助,能惠及更多的人。因为公益机构本身是要扶持弱势群体,如果很贵,这不是公益机构首先要做的事,所以就要实惠容易,普惠大众。


第二个是慧,因为它是包含科技的,就像智慧地球。同时,还有一些科普,让人人都可以从现在开始去学。


第三个是汇,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捐助者,哪怕是一块钱也行。我们现在还没有公募资格,但希望能够汇集更多企业家、社会力量,汇流成河,汇集更多的资源,希望给更多人造福。


MID:在参与公益的过程中,很多伙伴往往不求回报,而且行动非常高效,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朱岩梅:是的,我们能够感受到:这种正向的力量汇集到一起时,就能产生巨大的爆发力。在这点上给了我们一个极大的激励,也增强了猛犸的自信心。当我们成就了一点事情,我们前进了一步,我们会想: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更大,然后帮助到更多的人。这既是奖励、动力,也是压力。


3月21日,深圳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我以猛犸和华大双重身份参与,是唯一一个非政府人士。我们做的很多公益受到了政府的关注,特别是对塞尔维亚和日本的捐助;另外就是华大对猛犸的支持,而我们已经将这种硬核实力输出到国外。


我们希望:无论是捐助、火眼实验室,还是华大的其他经验和整套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到更多国家。其实,这也可以成为深圳的一张名片。当塞尔维亚总统和驻日本大使感谢我们的时候,它也已经成了中国的一张名片。


我们希望:通过新闻发布会,来体现中国速度和中国硬核实力,重新定义Made in China——试剂和仪器是中国造。在全球捐助的时候,我们又快又准确,体现的是一种大国担当,全球人共命运。


驻日本大使馆发布


3

用创新驱动社会责任


MID:在这次疫情中,公益行业实施捐助面临一些新的冲击和挑战。您对“社会责任”有怎样的看法?

朱岩梅:我是一个公益的新兵,对于公益,还处于一个学习阶段,而且我得到的信息是非常少的,没有时间去关注更多的情况,仅仅是看到了一些新闻。


对于整体的中国公益界,我倒是有一点呼吁,是对中国人、全球人、每一个人的呼吁,人人其实都可以贡献一点点。所以,对于公益这件事,不用区分:我是不是公益人,人人都是斜杠青年。


第一,你总有业余时间,每天只有10分钟业余时间,也叫你的非工作时间。你这个时候是捐了1块钱,还是捐了10分钟,其实都可以做公益。我觉得公益无边界。第二,人人可以捐助,这件事不仅是捐钱,还可以是你捐了点时间,捐了点知识。


在这样的疫情面前,公益可能也需要一些科技的捐助。这可能需要做公益的人去学习。比如说,他得了解这个病毒是怎么回事。做这样的疫情捐助时,就不像过去,建个学校、捐赠点食品、捐赠点书包、衣物,那么简单了。


它需要你有相应的知识,如何去捐赠得更有质量,因为它还涉及到人的生命。如果因捐赠而吃错一包方便面,倒还好,就是拉肚子。况且方便面那么多品牌,都已经有可信度了,组织捐赠也简单一些。但是,关于疾病的捐助,需要你自己去学习,去了解。其实,这对于捐助门槛就会高一些。


我觉得“压力就是动力”,迫使自己多去学习一点新的东西,也是一件好事儿,是保持年轻非常好的一种方法,就是keep curious,保持好奇心,keep hungry,总是求知若渴,这是一件好事。所以,我觉得人人公益背后就是需要终身学习。



MID:猛犸由华大集团、万科集团、松禾资本三方发起,在此次抗疫行动中,三方各自承担了怎样的社会责任?

朱岩梅:过去,人们谈企业,好像更多是profit driven,是利润驱动的。一说创新,就是技术创新,最多再加上商业模式创新。但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行动中,猛犸的三方发起人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保证抗疫行动的顺利进行,这就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华大凭借之前的经验,在此次疫情到来之时,能够快速地做出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破译病毒核酸序列,研发新冠检测试剂盒,这既是科技实力的体现,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身为一个科技公司,在此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万科集团、松禾资本两位发起人,凭借在社会和资本市场广泛的人脉,联络各方企业、团体捐助,为国内捐助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资金保障。没有这些社会资源和金融方面的纽带,我们的援助也无法迅速、顺利地进行,这充分体现了两位发起人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国际援助上,通过王石(猛犸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的海外渠道,基金会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日本进行捐助,成功迈出了国际援助的第一步。华大国际团队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的沟通打破了语言障碍,与各驻外大使馆的即时联系保证了通畅的信息交互,这是国际捐助顺利进行的基础。万科集团、松禾资本再一次发挥他们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为国际捐助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


社会责任四个字,体现在危难之时,企业挺身而出,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国家人民渡过难关。当然除了三方发起人,还有很多企业在此次抗疫捐助中提供了重要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爱心奉献,我们基金会的援助才会这么高效地实施。 创益100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方提供

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创益100  

每年精选100个创益项目(即能够创造公益效能的项目)进行专访、研究,向公众呈现不同项目背后的探索与思考,并传递给更多有志于创造公益效能的创益人。


Make Ideal Delicious.



返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