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第46个联合国世界环境日以“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为主题,在杭州设主会场,并举办活动。
近些年,环境治理一直是国家和公众关注的重点。除了政策层面的改变外,如何鼓励公众参与也是一个重要议题。阿拉善SEE基金会秘书长张立就指出,公众的参与是环保公益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从这次的环境日主题中也不难看出,良好的生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环保公益已经在呼唤全民行动,环保理念也通过公众的切身参与和实践逐步深入人心。“人人参与环保”已经从口号逐步变成了更多人选择的生活方式。
环保公益怎样创新?怎样吸引公众参与?世界环境日,第八期公益圆桌派聚焦环保公益,邀请阿拉善SEE基金会秘书长张立,与来自中建装饰集团,工商银行,煤炭科工集团,快手科技,方正证券,中国传媒大学、上海至美基金会、公益时报、心码文化等相关负责人一起碰撞交流。
“一亿棵梭梭”推动公众参与
张立认为,环保公益应该以科学为先导,借助科技的手段、商业的手段,促进多方合作解决问题。以阿拉善腰坝绿洲地区的地下水保护工作为例,原本在这一地区种植的玉米大量消耗地下水资源,加剧了荒漠化进程。后来在试验和研究中推广节水作物品种种植,减少地下水资源的流失,同时将节水作物加工成诸多产品,帮助当地居民找到销路,解决了替代生计问题,当地民众就会有更大的积极性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
同时,他还特别强调引导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以阿拉善SEE基金会的明星项目“一亿棵梭梭”为例。阿拉善SEE基金会计划用十年的时间种植一亿棵梭梭树,恢复200万亩梭梭为主的荒漠植被,重建梭梭林生态屏障。项目发布以后,不仅得到了SEE中企业家会员的大力支持,还与蚂蚁森林深度合作,将项目逐步推上公募渠道,通过线上募捐和现场活动两种方式,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与参与。目前已经有近5亿人参与项目,这一数据已经大大的超出预期。
也正是从这个项目中,张立看到了公众参与公益的极大热情和力量。阿拉善SEE基金会高级经理刁思彤补充到,蚂蚁森林确实是公众认识到SEE环保项目的一个渠道,这证明只要有合适的方法,公众是可以并且愿意参与公益的,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NGO都应该多思考,如何给公众提供一个参与公益、了解公益的机会;如何降低公益项目的门槛,更方便大众参与进来。
环保公益要鼓励大众参与
快手科技企业社会责任负责人张帆也从企业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快手平台是典型的熟人社交,用户之间有很强的信任感,加上快手独特的流量分发机制,60%的播放量都集中在非头部账号,因此快手极有可能建立一个自下而上的传播矩阵,事实上,很多负责蚂蚁森林种树的村民也都是快手的活跃用户。
中建装饰集团党委副书记陈莹介绍了她在一带一路战略当中的“公益课堂”项目,央企和清华学生联手,充分结合当地实际需求,采用适当的自然材料和技术手段,还发动了当地的员工和孩子,传授他们相关的技能,共同为当地孩子建造了一个小小的庇护所。这一项目在公益环保领域极具积极意义。
工商银行办公室公关处公关经理杨悦也分享了公益传播方面的经验。他认为,公益传播要更聚焦于个人或是更需要帮助的群体,例如工行就推出了“童行人计划”,专注为儿童群体发声,并把优质资源输送至全国的分支机构,推动公益的导向作用。“企业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我们要投入更多精力到贫困人群,到更多最需要帮助的人,把我们的资源进入到他们那里。”
上海至美基金会市场总监张梦阳谈到了大学生参与公益的问题,她认为现在大学生与社会缺乏连接,同时对于工作的价值感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需求,能不能找到合适的途径引导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参与和公共意识、或通过公益的方式建立与社会的链接?
关于大学生参与公益这一点,公益时报公司新闻部主任张明敏提出,大学生是个极具活力的群体,是不是能通过支持高校社团创造公益项目,降低大学生参与公益的门槛儿,从而解决社会问题。同时,社会组织应该与大企业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共同解决问题。
关于公益项目如何传播上,南方精英传媒CEO、公益圆桌派发起人刘敏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简化的概念最利于传播,但简化显然不能传播内容的全部,怎么样才能像“一亿棵梭梭”一样,用简洁的方式把一个项目描述清楚,让公众更容易接受,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同时他还提出,公益项目需要多方合作,这也是举办公益圆桌派的目的之一,能不能促成相关群体之间更多、更有效的沟通和连接?这是一个“连连看”的过程,之后才有可能“消消乐”——一起解决一些问题、转变一些人的观念、促成一些行为的改变,企业和机构之间还是要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第八期公益圆桌派嘉宾名单
阿拉善SEE基金会秘书长 | 张 立
中建装饰集团党委副书记 | 陈 莹
工商银行办公室公关处公关经理 | 杨 悦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 | 贺 超
方正证券汇爱基金会秘书长 | 陈济仓
快手科技企业社会责任负责人 | 张 帆
快手科技政府事务总监 | 易 萱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副院长 | 郐颖波
上海至美基金会市场总监 | 张梦阳
上海至美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 | 陈 鹏
阿拉善SEE基金会高级经理 | 刁思彤
公益时报公司新闻部主任 | 张明敏
MID公益圆桌派创始人、精英传媒CEO | 刘 敏
心码文化CEO | 刘止语
MID公益圆桌派主持人、精英传媒副总裁 | 张卫华